9月1日起三类新能源车将免征购置税,可以预见,随着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实施,新能源车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特别是电动汽车以行驶过程无污染和众多车企积极参与的先发优势,销量将会有大幅度提升。不可否认,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已成为众多车企发展新能源车的主要路径,但发展方向是否准确尚无法得知。
1月6日,韩国LG透露,整个集团今年的投资规模为20万亿韩元,较2012年集团整体投资推定值(16万8000亿韩元)多出3万2000亿韩元。LG计划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14万亿韩元,在研究开发(R&D)方面投入6万亿韩元。和2012年相比,投资金额增加了19.1%,而为确保尖端技术实力的研究开发(R&D,20%)也略高于设施投资增额(18.6%),这点引人注目。LG会长具本茂(68岁)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强调确保市场领先产品也与此同出一辙。
20#无缝钢管直径18mm-48mm20#无缝钢管 20# 027*320#无缝钢管 20# 027*420#无缝钢管 20# 028*420#无缝钢管 20# 030*3
据外媒报道,中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计划增加德国电池厂的产量,因德国缺乏本土电池生产商,汽车制造商们对亚洲电池供应商非常依赖。宁德时代正在德国东部埃尔福特附近建造一座锂电子电池工厂,耗资2.4亿欧元(合2.7亿美元),计划于2021年投产,初期年产能将达14千兆瓦时。该公司最近表示,到2026年,该工厂年产能将增至60千兆瓦时,且德国的电池需求很快将达100千兆瓦时。
综合外电报道,宝马集团有望借助合作伙伴丰田技术,打造一款燃料电池车,并命名为i5,成为i子品牌第三款车型。宝马内部人士称,德国汽车制造商正竞相打造燃料电池车投放市场,丰田和本田等日本车企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走在前列,因而宝马考虑采用丰田FCV燃料电池车的电池系统,用于宝马i5车型。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让全球范围最“酷”品牌之一的特斯拉公司无论是在汽车业、环保界、资本圈,甚至时尚圈都成了宠儿。今天的特斯拉,早已不再是家汽车公司,它瞄准的是千亿级的新能源市场。
由于取消购置税等多重利好,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池需求实现快速增长。多氟多董事会秘书陈相举在接受券商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该公司锂电池供不应求,正加大投资和产能改扩建力度。陈相举表示,今年下半年多氟多的锂电池产能预计将达到5000万安时,明年下半年达到1亿安时的规划生产能力,这与下游新能源的拉动不无关系。
伊顿公司(Eaton Corporation)近日宣布,目前该公司正在调试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更具成本效益的功率控制系统,这一设计旨在缩小电池尺寸,但却不会损失电池寿命或性能。据HybridCars网站报道,上述研发项目耗资280万美元,由伊顿和美国能源部资助基金联合承担,其目标是将电池尺寸减小50%,同时提高充电速率来改善工作效率。
低速电动汽车在没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完全依靠市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然而目前低速电动汽车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发展成熟的铅酸电池作为动力,很少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低速电动汽车采用铅酸电池作为动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在成本这块铅酸电池具有竞争性的优势。而且铅酸电池发展比较成熟,性能稳定,安全性比较好。所有这些都是让低速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上选择了铅酸电池。
继年初宣布投入4.5亿美元开发下一代插入式混合动力车项目后,日前,福特汽车又宣布投入1.35亿美元,用于研发和生产电池组及电动驱动桥等配件产品,显示出这家传统汽车领域的巨头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据彭博社报道,宝马将在本月对其燃料电池车(FCV)进行首次上路测试,该款车型由丰田与其共同打造。宝马动力总成研发负责人Matthias Klietz表示,公司计划在2020年后推出“技术成熟的(FCV)车型”,并称“2025至2030年间,我们希望FCV能够拥有较成熟的市场,不过加氢站的缺乏等因素仍将是需要面临的挑战。”
通用汽车日前宣布正为量产开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新系统主要对体积和重量进行了缩减,与传统四缸发动机相当,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通用已为201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商业化量产做好了准备。
据德国《明镜周刊》日前消息,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正在同德国宝马集团谈判,双方有望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电池和轻量化零部件。上周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称,对宝马的碳纤维材料用于车身零部件存在兴趣,认为其“相对提升了成本效率”。宝马同碳纤维供应商西格里SGL设立了合资企业,将所产碳纤维材料用于增强车身零部件,例如宝马i3纯电动车和宝马i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都采用了碳纤维零部件。
负责丰田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丰田美国研究院(TRI)又出来刷存在感了,记者获悉,3月30日,由TRI领导的丰田下一代动力电池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跟我们之前了解的TRI一样,这次的研究项目依然加上了“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这样的表述。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做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工作,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工信部原〔2021〕384号),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工信部原〔2019〕254号)同时废止。
10月18日,一辆造型美观大方、科技感十足,运行全程无污染,排出来只有水的新型客车,在2015年佛山云浮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区重点项目动工仪式现场隆重亮相,引起各方关注和极大凡响,国内外客商嘉宾纷纷踊跃参与试乘体验,成为了活动现场当之无愧人气之王,这辆非同一般的客车便是。
据英国媒体路透社9月15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计划削减电动车电池生产,日产与其同盟伙伴雷诺在电动车前景问题上有重大分歧。根据日产总裁的计划,美国和日本的电池生产将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日本本土工厂也会减产下一代电池,有消息称这项计划在日产公司内部遇到阻力。对于公司未来推出的车型以及在中国投产的车型,日产会像雷诺那样为其配备从韩国LG公司购买的更便宜的电池。
最近韩国两家企业三星和LG在中国动作频繁,甚至有联手垄断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趋势。三星和LG两家企业以智能手机,白色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被广大中国消费者熟知。但是两家公司的子公司三星SDI和LG化学,又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之一。并且已经向现代起亚,宝马等厂商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两家企业在中国建厂,是否意味着中国新能源电池市场将要被韩国企业垄断呢?
时代万恒今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每股11.72元的发行价格,向包括控股股东万恒控股在内的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8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亿元,用于高能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其中,万恒控股承诺认购本次发行股份的金额为5亿元。
由于全球电动车的整体需求持续疲软,戴姆勒计划在其Li-Tec合资公司实行成本节约,这也引起了合资伙伴赢创公司关于Li-Tec未来发展的担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戴姆勒不确定如何推进业务,这令赢创感到不安”,赢创监事会成员Michael Vassiliadis在一次采访中表示:“Li-Tec公司的未来如何,你需要问问戴姆勒。”此外,Michael Vassiliadis还指出在成本方面的合作以及其它合作伙伴之间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诸多困难。